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业务动态 > 绿色赋能 新质发展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新型化工专题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绿色赋能 新质发展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新型化工专题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日期:2025-06-12
点击:0

       6月1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等联合承办的新型化工专题对接活动成功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永清、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焦秉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韩文科、清华大学教授兼鄂尔多斯实验室主任魏飞、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唐志昂、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徐水土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来自兄弟省市、盟市政府、盟市工信部门、行业协会、化工园区、化工企业的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发挥内蒙古资源、新型化工产业基础和区位等优势,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内蒙古、扎根内蒙古、赢在内蒙古。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郑宝山主持会议。郑宝山副院长指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依托“羊煤土气、风光无限”的独特资源禀赋、扎实产业基础,构建起以现代煤化工为核心、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正加速成为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在致辞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萤石资源,煤制烯烃、煤制甲醇、氢氟酸等产能位居全国前列,产业基础良好,具备高质量承接石化化工产业转移的能力。自治区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体系化承接布局新型化工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园区内企业循环生产、产业耦合发展,加快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协同创新能力强、智慧化水平高、规模效益及要素效率领先的化工园区。

 

 

       产业推介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焦秉智进行了新型化工产业转移合作推介,从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好”、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发展基础“实”、发展增势蓄能“快”、绿色发展势头“强”、技术创新前景“广”等几个方面展示内蒙古投资创业的无限潜力。焦秉智表示,当前内蒙古紧紧抓住国家产业转移重大机遇,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化工产业,围绕打造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和构建现代煤化工重点产业链,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坚持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优”,大力引进优质企业落户、优好项目落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上,赤峰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相关负责人围绕各地新型化工产业优势、营商环境作详细推介,进一步展现了承接新型化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潜力。

 

       专题报告

 

       会议邀请5位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围绕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培育和重点产业链建设,面向化工新材料、绿色燃料、氟化工等领域作专题报告,共谋产业转移新机遇、共谱产业发展新蓝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在《关于“十五五”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考》专题报告中指出,化工新材料是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目前,化工新材料仍是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的最大短板,有些产品已成为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推动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韩文科在《我国新型能源体系下绿色氢氨醇一体化发展前景》专题报告中指出,工业领域低碳转型的主要路径,一是持续调整产业结构,二是推广节能低碳工艺技术,三是发展循环经济,四是大规模应用绿电氢能等清洁能源,未来绿电和氢能是支撑中国终端能源低碳转型的新兴力量。交通运输部门可通过低碳零碳燃料替代推动其转型发展,制氢和电制合成燃料可作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新型灵活性资源。

 

       清华大学教授、鄂尔多斯实验室主任魏飞在《二氧化碳加氢制全组分航煤》专题报告中指出,国际民航组织正积极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发展,二氧化碳加氢制全组分SAF技术是高效的SAF工艺路线之一。魏教授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反应机理、解决的关键问题、产业化进程及经济效益估算,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靠解决方案。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唐志昂在《绿色燃料制造企业如何通过ISCC国际认证》专题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国际航运脱碳政策、对绿色燃料市场的需求以及国际可持续和碳认证(ISCC)的认证范围、依据和流程等内容,为绿色燃料企业的绿色认证指明方向。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徐水土在《氟化工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专题报告中指出,我国氟化工已构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生态,行业目前面临自然资源约束、技术专利壁垒、应用市场受限、同质化竞争严重等挑战,未来新能源与半导体领域将成为氟化工产业的重要增长极,行业应聚焦重点产品的技术突破,通过行业整合促使产业链重构,推动氟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考察

 

       6月11日上午,部分与会人员前往呼和浩特托克托经济开发区参观,直观地了解园区发展情况、营商环境等。

 

       内蒙古自治区以本次新型化工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为契机,用好市场手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投资兴业新动力,共建产业合作新高地,以“风光为笔、资源为墨”,在新型化工领域描绘的壮美画卷上“追风逐日”“向绿而行”,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实现更好发展、展现更大作为。